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
为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强化立德树人理念、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按照学校党委安排部署,学校特举办202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相关通知如下。
一、比赛原则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融入课程思政要求,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为一体,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提升课堂全面育人效果。
(二)面向日常课堂教学
参赛课程应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且近一年内在日常教学中正在实施的课程。课程内容须按教学计划进行,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反映参赛课程的客观真实性。
(三)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实行比赛方案、指标、标准、程序、结果“五公开”。客观反映、科学评价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及二级教学单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情况,促进青年教师交流、学习和共同成长。
二、比赛组织
(一)参赛对象
45岁以下、教龄1年及以上在编在岗教师、签订正式聘用合同教师、校企合作的企业教师。
(二)竞赛组织与要求
1.二级学院(部)初赛
各学院(部)参照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初赛。初赛覆盖本部门符合条件的全部在职教师,企业教师自愿参加。教务处根据各学院(部)青年教师课堂大奖赛实施方案(体现时间、地点、方式、评委构成等),组织校内专家组进行初赛观摩督导。二级学院(部)按照初赛成绩进行排名,并在本学院(部)范围内进行公示。
初赛完成时间:2025年11月22日。
2.校级决赛
(1)决赛分组。校级决赛分为公共课程组(含思政教师)、专业课程组两个组别。依据各学院青年教师人数给予决赛参赛指标。
(2)评奖比例。两个组别分别给予获奖比例,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3)结果运用。按《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管理办法》对获奖教师进行奖励。同时,校级决赛结果作为我校推荐参加2026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重要依据。教务处将组织校级决赛一等奖以及曾获省级教学能力类比赛一等奖的教师或团队举办全校公开课。
校级决赛于11月下旬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比赛内容
(一)现场教学:分值100分,总分占比80%。
1.说课程。参赛教师以PPT形式,阐明参赛课程的设计思路、实施路径、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成效等。PPT字数不超过 3000 字。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不超过 10 张。时间:5分钟以内。
2.课堂教学。参赛教师在所授课程中任意选取1次课(2学时)的连续教学片断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可采取有生或无生上课的形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板书书写、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时间:15分钟以内。
3.现场答辩。评委根据参赛教师表现及相关教学要求等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即时解答,时间:5 分钟以内。
(二)教案:分值100分,总分占比20%。
撰写1次课(2学时)的完整教案,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充实,符合大纲要求,能结合职业岗位工作特点;教学方法科学,紧贴教学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字表达准确、格式规范、阐述清楚。
四、比赛材料
(一)参赛教师材料
1.参赛教师信息表
2.参赛课程2学时教案
以上资料,参赛教师初赛时报所在学院(部),进入决赛的参赛教师按要求将参赛资料交教务处。参赛教师提交的材料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及所在学院(部)的信息。
(二) 二级学院(部)材料
1.本学院(部)202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工作方案。11月2日前报教务处。
2.本学院(部)202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实施情况总结,包括组织概况、竞赛通知、竞赛方案、竞赛结果、现场图片,典型经验及意见建议等)。初赛结束后报教务处(11月22日前)。
3.初赛结果及推荐参加校级决赛名单汇总表。初赛结束后报教务处(11月22日前)。
五、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二级学院(部)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强化教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广泛宣传与深入动员,营造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确保活动覆盖面和参与度。
(二)强化指导,注重实效
各二级学院(部)为参赛教师提供必要的赛前培训、经验交流与个性化指导,必要时为参赛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其深入理解比赛规则、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技能,切实提升青年教师参赛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充分发挥教学比赛的引领、示范和激励作用。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激发青年教师投身教学、钻研教学的热情,深化教学反思,凝练教学特色,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大赛咨询及联系人:史鹏飞
材料提交邮箱:jiaowuchu1605@163.com
教务处
2025年10月28日